订购热线 010- 82804131
新闻资讯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信息技术:撬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源动力

日期: 2016-11-17
浏览次数: 41

充分利用民用信息资源,已成为军队掌握战场制信息权的重要手段。实现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在多方同心协力基础上,更需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这个贯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始终的源动力。

“分”与“合”的变奏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科学技术推动了“军”“民”从分离走向融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生产力落后,军民不分,生产工具便是战时使用的兵器,没有职能化的军队。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兵器开始从生产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从事战争的工具,出现了独立的军事组织,军民逐渐分开。进入工业时代后,军事技术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武器装备同生产工具的制造工艺完全不同,工业界出现了专门的军事工业部门。以工业时代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基础,促使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革,战场的复杂程度空前提高,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进入信息时代后,军民开始走向融合,而且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最初的融合主要集中在武器装备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四大领域,而且只是初步融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融合正逐步走向深化。

一是融合范围更广。当前,军民融合已经突破传统的四大领域,开始向重大基础设施和海洋、空天、信息等关键领域发展,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

二是融合层次更高。军民融合正由行业层次的融合逐渐向国家战略层次的融合发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把工业和人力动员、保护基础设施、全民防御、政策连续性和自然灾害等方面作为决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融合程度更深。军民融合已经由传统的板块式融合发展为要素的融合。美国国防部取消了对主承包商的一些独特的防务要求,鼓励主承包商在重大武器系统研制生产中,大量使用低成本的军民两用零部件。在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最近分别公布的关键防务技术与商用技术清单中,两者重叠的部分已经达到80%。


信息技术:撬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源动力

信息技术加速军民跨界融合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军民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从军到民的衍生看,军用信息技术可以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前遍布世界各地的因特网,正是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发的“阿帕网”;而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汽车导航系统、CD或DVD播放器、以及移动电话,都是首先为美国军方开发的。同时,从民到军衍生看,充分利用民用信息资源,已成为军队掌握战场制信息权的重要手段。美国军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来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铱星”电话通信系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防部历次出台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国防技术领域计划”等国防科技文件中,始终把信息技术作为重点方向。目前,美国信息系统中有80%属于国防信息系统,美军的战略信息系统中几乎所有传输电路都依靠国家和商用电信公司提供,国家信息系统总部设在国防信息系统局大楼内,国防信息系统局既负责军事信息系统,又参与国家信息系统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以色列几乎没有信息产业,在战争需求的推动下,以色列军用信息技术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并带动着民用信息技术的提高,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牵住军民深度融合的“牛鼻子”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诸多领域、诸多部门、诸多环节的复杂结构体,具备运行高效、快捷灵便、对接畅通的信息服务平台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军民融合信息平台对接还不够畅通,信息资源还难以实现共享,信息管理还无法摆脱体系内运行,造成军地各系统各领域之间信息不对等,甚至信息阻隔。

一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应依托民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有效解决军地间高速数据、宽带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移动通信和境外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远距离通信问题,使之既满足军队需求,又使国家、地方信息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效益最大化。

二是加强信息资源的融合。主要是在导航定位、气象水文、海洋环境、地理空间、标准时间和社会人文等公用信息,以及电磁频谱、军事物流、作战保障与应急动员等专用信息资源开发上,由国家统筹规划,军地分工协作,建立信息交换渠道,统一数据标准,满足军地信息共享的需求。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主要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品设计等方面融合军地科技资源,建立军民融合的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军民信息技术的共享、相互转化和联合攻关。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17 - 03 - 28
近日,英国初创公司Animal Dynamics的仿蜻蜓微型无人机Skeeter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无人机的灵感来自于蜻蜓,研究人员发现,鸟类、昆虫在飞行状态中,能够更好的抵御大风带来的荡空气条件,并且在续航时间上,仿生类无人机也要优于多旋翼。   Skeeter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已经初具原形,据悉,该无人机长约120毫米,重约20克,飞行时速能够达到45公里。根据科研人员介绍,如果未来 Skeeter研发成功,它或许能像蜻蜓一样实现悬停及迎风飞行,同时还能借助惯性进行滑翔,并且在能耗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Skeeter已经受到了英国国防部通过国防科技实验室(DSTL)的关注,DSTL在去年宣布了一个军事技术研究的创新计划,鼓励个人或公司向国防部专家小组提出创新意见或创新成果,而在未来十年,DSTL将有8亿英镑的预算来资助这些创新者...
2017 - 03 - 27
2017年3月12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军民融合的提法由来已久,且已于2016年被我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大举措、大动作频频出台。    2017年1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2016年3月2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
2017 - 03 - 16
外媒称,官方的《中国日报》9日称,中国最大的导弹制造商正在研制具有隐身能力、可避开防空武器的军用无人机。  据路透社3月9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对该报记者说,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因为它们可以在高分辨率侦察、远距离精确打击、反潜作战和空中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斥资数以十亿计美元更新老化装备和研制新的武器,包括隐形战斗机和航母。它坚称这样做并无敌对意图。  魏毅寅告诉《中国日报》记者,他的公司还在开发长航时无人机。  中国加紧了对无人机的研究,希望以其更便宜的技术和愿意向西方国家不愿理睬的国家出售的态度从美国和以色列手里抢走部分市场份额。
2017 - 02 - 17
以色列公司Flying Production一直专注生产多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该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新型无人机。       据介绍,新型无人机Thor的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的飞行模式和极低的信号。所配备的四个金属杆可用于支持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但是在飞行期间,四个金属杆将保持折叠状态,使无人机的光电/红外(EO/IR)传感器可以进行360°  这款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是12.5公斤(27.5磅),其中包括3公斤的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以高达12000英尺,但Meir表示这款无人机在运行期间最高的飞行高度为2000英尺。这款无人机的巡航时间为75分钟,操作范围为5.4 nm(10公里),最高时速35kt(65km/h),此外还具有一个区于徘徊和21kt之间的操作速度。  小型的Nox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是5公斤...
Copyright © 2016 - 2019 麦克沃根(北京)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