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 010- 82804131
新闻资讯 News
News 新闻详情

彩虹无人机扬威海外,产品覆盖10余国20多用户

日期: 2017-01-16
浏览次数: 61

  

彩虹无人机扬威海外,产品覆盖10余国20多用户

                                                             彩虹1号、2号和3号无人机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无意间滚滚向前,诞生于上世纪初的无人机,迄今已有百岁。曾经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新鲜名词,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无人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频换“新装”的无人机不只限于民用,军用已成为一种常态。

 科技创新催生武器装备的深度变革。东方中国,一架架“彩虹”无人机冉冉升起,“彩虹”所折射出的每道光芒,都见证着国产无人机的快速成长。“彩虹”的丰羽路,是中国无人机快速发展的缩影,短短15年间,“彩虹”无人机5种型号振翅高飞,多款型号远销国外,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明星产品。近日,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作为“彩虹”无人机的“娘家”,这里与“彩虹”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国产无人机又是如何实现步步腾飞?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探寻无人机飞行的航迹。创新之光:创新是“彩虹”的制胜密码走进近千平米的展厅,面对“彩虹”家族的5位成员时,记者难以想象到“彩虹”成长之初的那份艰辛。

 1999年春天,部队某研究院在试验时公开进行配套无人机平台的招标,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7名同志成立无人机项目论证组参与竞标。此时,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无人机也仅仅停留在构想。虽然铩羽而归,但竞标让他们更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岁月更迭,历经十几年的炼羽,“彩虹”成功打开了海外市场,创造了国产无人机的骄人战绩,成为了国产无人机中的明星产品。

  一个组建十几年的团队,缘何能够紧跟世界无人机发展趋势,接连打造在国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全程见证“彩虹”成长的总工程师石文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彩虹无人机扬威海外,产品覆盖10余国20多用户

                                            伊拉克展示的彩虹4号无人机,并取得了实战成果

“创新为‘彩虹’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从无到有,研究院历经5年探索,先后攻克了全复合材料机体、火箭助推起飞、伞降回收系统和数据图像同步传输等难题。2004年仲夏,第一架全自主飞行无人机翱翔蓝天。

 凭借优异性能,“彩虹”得到了海外客户的青睐,订单持续增加,装备发展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研究院先后对无人机的动力装置、结构强度、数据链路进行研究改进,制定了研制程序、设计规范、总体设计以及总装测试的质量管理规范性文件。如今的“彩虹”改头换面,已经由单纯侦察变身察打一体,从助推伞降升级到自主滑跑起降,任务性质延伸到远程巡航,自身实现了质的飞跃。

 “创新缩短了时间差,创新是‘彩虹’的制胜密码。”在石文眼里,创新为“彩虹”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他们依托人才和技术革新,形成了稳定的研发团队和人才储备,建成了大型无人机的设计生产基地,新一代“彩虹”正等待试羽翱翔。

 实战之光:面向未来战场与实战对表

 西亚某地,大漠苍茫。“彩虹”无人机蛰伏于高空,静候目标。

 两辆目标卡车进入视野,无人机操控员紧盯显示屏,轻轻推动摇杆。目标锁定、条件齐全、扳机发射……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导弹喷出凶猛的尾焰直刺目标。

 “首战告捷!”目标化为一团烟雾,无人机操控员回身向研究院外派的教员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彩虹”无人机在实战中首次成功运用,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在世界多个战场上演。

 从初露锋芒到百炼成钢,“彩虹”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外客户。研发人员清楚,“彩虹”的成绩是靠实战打出来的,也是在实战中不断优化。

 “察打一体”是现代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打得准、打得快是“彩虹”性能的重要评判标准。研究人员在进行了大量调研论证后,自主研制了两型配套导弹,实现武器在飞行全域高度发射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发现即打击”。

 为了让“彩虹”在实战中有一颗智慧的“大脑”,从五代开始“彩虹”安装了余度飞控系统,确保在飞控系统软、硬件故障和恶劣天气飞行时依旧思维清晰。而五代特有的襟翼增升技术,保证“彩虹”可以在较短的滑跑距离起飞,实现在简易机场条件下的快速出动。

  面向未来战场,与实战对表,这是“彩虹”永恒的理念。目前,“彩虹”系列无人机可以执行“定点清除”“斩首行动”等作战任务,并且凭借长航时、隐蔽性强的优势对地面目标进行持续压制。未来,“彩虹”还将增强编队作战能力,与战斗机歼击机进行高低搭配,形成体系对抗作战能力

彩虹无人机扬威海外,产品覆盖10余国20多用户

                   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彩虹5号无人机,挂载了总计16枚导弹,具备较强打击能力

 使命之光:超越源于“彩虹”的奋力前行

 去年中国航展上,彩虹-5甫一亮相就挤满了围观的观众。在研究人员看来,这种关注源于国人对无人机的期盼,也是无人机百年发展的使命召唤——

 1916年,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机在美国试飞成功,此时的中国还处在一片军阀混战之中。

 1982年,以色列使用无人机诱骗叙利亚防空火力,在贝卡谷地打出了漂亮的歼灭战,多少人惊呼,“仗还能这么打!”

 这些年,军事强国的“死神”“X-47B”“火力侦察兵”“神经元”等多款无人机竞相争艳时,多少人期待中国无人机的“轰鸣”?

 作为中国无人机进军世界舞台的先锋,“彩虹”自诞生起便承载着艰巨的使命。与国外同种级别无人机相比,“彩虹”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追赶的路依然漫长。

 远眺试飞机场,天地混为一体。这里是彩虹翱翔的起点,更是放飞梦想的舞台。每一名科研人员,都会在试飞成功后,站在这里静静凝视,让热情回归平静,平静的背后是一份更高的期许——

 作为出口主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要坚持民族品牌。

 作为行业先锋,面对井喷的行业格局,更要有自己的方向。

 海外市场固然重要,服务国内更为关键。过去是拼销量、比产值的商品经济,如今“彩虹”成为国产无人机的重要代表,被寄予厚望。如何贴上“军”字标签,肩负起保障部队、服务战斗力的神圣使命?如何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问题等待“彩虹”去解答。

 融合之光:梦想搭上通往军营的“班车”

 记者从研究院的介绍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推进国内军用无人机项目研制进程,形成国内装备。”石文告诉记者,“彩虹”亟需一场军民的“联姻”,尽快实现“参军梦”。

 “彩虹”无人机的“参军梦”不是今天才有的。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曾是国内知名的军工研究院,与军队有过不少合作。如今,他们作为无人机领域的后起之秀,研发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已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崭露头角,产品覆盖10多个国家20多个用户,年交付无人机200余架。他们梦想有一天,“彩虹”无人机刻上姓“军”的名片。

 面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潮,在“民用反哺军用”的转型中,“彩虹”如何打造1+1>2的产业效益?成为摆在“彩虹人”面前的艰巨课题。

 事实证明,“彩虹”一直没有停息探索的步伐。

 2014年,在某地航空物探示范应用项目中,“彩虹”无人机实现了低山地区长航时、全夜航的作业模式,相对载人飞机的作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高分辨率对地探测、良好的通信中继等方面,让研究人员看到了“彩虹”广阔的军事应用空间。
  为了弥补经验技术不足的劣势,他们将学习的目光投向载人飞机,研究抗恶劣气象、通信和抗干扰能力以及指挥与控制等方面的“真招”,实现资源、经验的优势互补。同时,他们加强与军队主管机构和使用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抓住机遇,主动投身军民融合的浪潮中。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用好市场和政策的“发令枪”,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军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彩虹”和他的研发团队希望搭上通往军营的“班车”,这是“彩虹”未来发展的新出路。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17 - 03 - 28
近日,英国初创公司Animal Dynamics的仿蜻蜓微型无人机Skeeter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无人机的灵感来自于蜻蜓,研究人员发现,鸟类、昆虫在飞行状态中,能够更好的抵御大风带来的荡空气条件,并且在续航时间上,仿生类无人机也要优于多旋翼。   Skeeter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已经初具原形,据悉,该无人机长约120毫米,重约20克,飞行时速能够达到45公里。根据科研人员介绍,如果未来 Skeeter研发成功,它或许能像蜻蜓一样实现悬停及迎风飞行,同时还能借助惯性进行滑翔,并且在能耗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Skeeter已经受到了英国国防部通过国防科技实验室(DSTL)的关注,DSTL在去年宣布了一个军事技术研究的创新计划,鼓励个人或公司向国防部专家小组提出创新意见或创新成果,而在未来十年,DSTL将有8亿英镑的预算来资助这些创新者...
2017 - 03 - 27
2017年3月12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军民融合的提法由来已久,且已于2016年被我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大举措、大动作频频出台。    2017年1月2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2016年3月2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会议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
2017 - 03 - 16
外媒称,官方的《中国日报》9日称,中国最大的导弹制造商正在研制具有隐身能力、可避开防空武器的军用无人机。  据路透社3月9日报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毅寅对该报记者说,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因为它们可以在高分辨率侦察、远距离精确打击、反潜作战和空中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斥资数以十亿计美元更新老化装备和研制新的武器,包括隐形战斗机和航母。它坚称这样做并无敌对意图。  魏毅寅告诉《中国日报》记者,他的公司还在开发长航时无人机。  中国加紧了对无人机的研究,希望以其更便宜的技术和愿意向西方国家不愿理睬的国家出售的态度从美国和以色列手里抢走部分市场份额。
2017 - 02 - 17
以色列公司Flying Production一直专注生产多旋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该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新型无人机。       据介绍,新型无人机Thor的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的飞行模式和极低的信号。所配备的四个金属杆可用于支持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但是在飞行期间,四个金属杆将保持折叠状态,使无人机的光电/红外(EO/IR)传感器可以进行360°  这款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是12.5公斤(27.5磅),其中包括3公斤的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以高达12000英尺,但Meir表示这款无人机在运行期间最高的飞行高度为2000英尺。这款无人机的巡航时间为75分钟,操作范围为5.4 nm(10公里),最高时速35kt(65km/h),此外还具有一个区于徘徊和21kt之间的操作速度。  小型的Nox的最大起飞重量(MTOW)是5公斤...
Copyright © 2016 - 2019 麦克沃根(北京)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